教研室
当前位置: 首页>>机构设置>>教研室>>正文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简介
2022年01月04日 10时39分  

1.教研室历史

本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由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学人员组成微生物、寄生虫学教学组,归基础医学教研组管理,后改称教研组,共同完成病原生物学的教学工作。1988年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分离,各自成立教研组。1997年微生物学教研室分出微生物教学组和免疫学教学组。2014年与寄生学教研组合并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学科和免疫学学科于201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年病原生物学获广西重点学科。2019年教研室成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心。教研室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本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对相关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融入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21年成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党支部,目前共有党员8人。


2.教研室成员

教研室现有成员23人,其中,博士4人、博士在读6人,硕士9人,硕士在读1人,学士3人。主讲教师19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人,硕士生导师8人实验教师4人,其中,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1人,助理实验师1人。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位

职务

政治面貌

备注

赵丽娟

教授

硕士

校党委副书记

党员

兼职

曾怡

教授

博士

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群众

兼职

黄衍强

教授

博士

304am永利集团手机端院长

党员

兼职

杨建波

内聘副教授

博士

病原与免疫党支部书记

党员

专职

陈源红

副教授

硕士

病原与免疫党支部委员

党员

专职

韦晓莲

讲师

博士在读

病原与免疫党支部委员

党员

专职

罗昊翔

副教授

硕士

教研室主任

党员

专职

黄干荣

高级实验师

学士

教研室副主任

群众

专职

孔保庆

讲师

硕士

教研室副主任

群众

专职

曾红

教授

博士

专任教师

党员

专职

孟令章

内聘教授

博士

专任教师

群众

专职

李晓华

副教授

博士在读

专任教师

群众

专职

韦红玉

副教授

博士在读

专任教师

群众

专职

莫颂轶

副教授

博士在读

304am永利集团手机端教学科研科科长

群众

兼职

杨珊

讲师

博士在读

专任教师

群众

专职

韦连登

讲师

博士在读

专任教师

群众

专职

谢振锋

讲师

博士在读

专任教师

群众

专职

蒋敏丽

讲师

博士在读

专任教师

党员

专职

唐华英

讲师

硕士

专任教师

党员

专职

周金爱

助教

硕士

专任教师

群众

专职

覃艳春

高级实验师

学士

实验教师

群众

专职

王凤永

实验师

本科

实验教师

群众

专职

廖丽娟

助理实验师

硕士在读

实验教师

党员

专职


3.工作条件

教学实验室使用面积共约500㎡,设备总值约210万元,主要设备有生物安全柜、气浴恒温振荡、分析天平、冰柜、冰箱、立式自动消毒锅、冷藏柜、微波、台式低速离心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电泳槽、电泳仪、电热鼓风干燥箱、三气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隔水式恒温培养箱等仪器。

科研实验室形成了耐药微生物感染防治中心、系统炎症研究中心、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2014年桂西微生物感染防治研究实验室获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2020年广西幽门螺杆菌基础与临床研究实验室获广西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培育),2021年获右江民族医学院耐药微生物感染防治重点实验室1个,仪器设备总值约1千余万,拥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开展科学研究。

4. 教学工作

本教研室和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医学相关专业各层次的《人体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三个方向的理论和实验课程。主要开设有《人体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等相关理论和实验课程,均为医学类专业必修基础课程。2020年,增开《卫生微生物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选修课程。近年来,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开展PBL、TBL、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的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PBL-共同体多元化教学法在民族院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基于器官系统整合教学多元改革在医学“桥梁课程”群培养学生,荣获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师个人获奖共52项。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动画和视频多媒体教学,近年来积极使用雨课堂教学平台、腾讯课堂、UMU、中国慕课大学教学平台,通过雨课堂随机点名及课下讨论,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逐步建立SPOC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对面或QQ、微信等与学生交流和辅导答疑,达到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

教研室积极参与教材建设:曾怡主编《医学微生物学》教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赵丽娟、韦连登主编《医学微生物学》PBL教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赵丽娟、黄衍强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与实验指导与考试指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曾怡、韦鹏涯、黄衍强、黄小凤副主编《医学微生物学》PBL教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黄衍强副主编《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孔宝庆参编《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

教研室积极申报教改课题,2019年以来,4项教改课题获教育厅立项,多项教改课题获校级立项,积极申报一流课程,《医学免疫学》获校级立项建设。积极进行虚拟课程建设,2项获校级立项建设。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立项10余项。

5.科研工作

教研室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科研课题30余项,总经费2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及其他课题30余项。教研室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百色市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荣获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

6.教研活动



关闭窗口